药师教你正确补钙
现在的补钙制剂很多,大家都会被生产厂家的宣传所弄晕,缺钙有什么危害呢?究竟要不要补钙?补多大剂量的钙合适?选哪种钙片好?这是好多人的疑惑,药师为您细细道来如何补钙。
1、补钙的认识
钙是决定骨骼健康的关键因素之一。骨骼中的钙随年龄的增长,缓慢但不可逆转地流失,大多数人都会出现骨骼问题,钙广泛参与骨骼、肌肉、心血管、凝血等系统的功能,小儿缺钙容易导致X型腿或者O型腿,鸡胸,漏斗胸,智力发育迟,学步晚,牙齿排列稀疏,头发稀疏,佝偻病等。
2、要不要补钙
钙的补充是根据钙的摄入量来决定的, 并不是所有人都需要补钙。膳食中能够供应钙的主要来源是奶类(牛奶、酸奶、奶酪)、豆制品类(豆腐、豆腐干等)、深绿色的叶菜(小油菜、小白菜、芥蓝等),其余的还包括芝麻酱、坚果、带骨小鱼和虾贝类等。对于母乳喂养的婴儿,如果母亲不缺钙则不需要补钙,儿童及成人如果是因为膳食钙摄入不足,首先要考虑增加食物供应量。
如果膳食当中的钙确实供应不足,或者缺钙情况比较明显,则需要用钙营养品来补钙。
人群 | 钙摄入量 |
婴儿 | 小于6月龄:200mg/天 6-12月龄:260mg/天 |
儿童 | 1-3岁:700mg/天 4-8岁:1000 mg/天 9-18岁:1300 mg/天 |
成年女性 | 19-50岁:1000 mg/天 大于50岁:1200 mg/天 |
成年男性 | 19-70岁:1000 mg/天 大于70岁:1200 mg/天 |
孕妇/哺乳 | 1000 mg/天 |
3、钙剂的用量
如果没有奶类,我国居民膳食中的钙摄入量平均在400毫克左右,远未达到成年人800毫克,50岁以上和准妈妈、哺乳妈妈的推荐量1000 毫克推荐钙摄入量,应根据个体目标所需量制订每天补钙量。
补钙产品分为无机钙和有机钙。无机钙以碳酸钙为主,有机钙包括葡萄糖酸钙、乳酸钙等;葡萄糖酸钙进入人体后形成钙离子和葡萄糖酸根离子,葡萄糖就是大家每天吃的白糖的基本组成单位,可以完全被人体吸收利用。
根据膳食中的钙摄入量,合理制定补钙目标。
钙剂 | 钙含量 | 补1000mg钙 需服用的剂量 |
碳酸钙 | 40% | 2.5g |
氯化钙 | 27% | 3.7g |
乳酸钙 | 13% | 7.7g |
葡萄糖酸钙 | 9% | 11g |
4、大部分钙剂中为什么都有添加维生素D
维生素D在体内促进食物中钙和磷的吸收,使钙的利用率大大提高,促使钙和磷沉于新骨形成部位,促进骨组织的成熟。尤其是老年人,身体合成维生素D的能力只有年轻人的1/3,补钙同时补点维生素D非常必要。
摄取足够的维生素D有效预防婴幼儿佝偻病;对成年人,有效防止骨质疏松,预防骨折。补钙制剂大部分已添加了维生素D,但不同的制剂中添加的维生素D的量是不一样的,可根据制剂成分说明中维生素D的量,选择适当的钙制剂。
人群 | 维生素D摄入量 |
婴儿 | 小于一岁:400IU/天 |
儿童 | 1-18岁:600IU/天 |
成年女性 |
19-70岁:600IU/天;大于70岁:800IU/天
|
成年男性 | |
孕妇/哺乳 | 600IU/天 |
5、补钙时间的选择
饭前空腹补钙和饭后半小时内补钙并不利于钙的吸收。这是因为钙剂需要胃酸的参与分解,空腹吃钙片,胃酸会被消耗掉一部分,这时补钙会肠胃造成负担。而饭后半小时内补钙片,钙元素容易和食物中的油脂结合,形成皂钙,引起便秘;同时,钙元素还可能会和食物中的草酸结合,形成不被人体吸收的草酸钙,最后形成结石。
饭后1小时补钙吸收效果最佳。饭后1小时,血液循环好,更易吸收。而夜间人体的血钙浓度会比白天低,晚饭后1小时补钙可以为睡眠期体内钙质的调整提供“能量”。
6、单独服用,吸收好
钙剂不应与锌剂、铁剂等同时服用。因为人体对钙的吸收与锌、铁存在竞争性,如果同时服用不仅会抑制锌和铁的吸收,也会干扰到钙本身的吸收。因此,钙剂最好单独服用;如果要需要补充其他元素,时间最好错开,间隔2小时以上;或者选择白天补锌,晚上补钙。
总之,盲目补钙会导致超量补钙的现象,短期内主要表现在胃肠道刺激,轻则出现食欲不振、腹痛、腹胀、便秘等肠道应激综合征症状,长期超量服用钙剂可出现高钙血症,铁及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吸收障碍等。同时短期内多次给予大剂量维生素D,易造成维生素D中毒。
补钙,你要做出正确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