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职尽责打赢脱 贫攻坚战 ----开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姜童祥
姜童祥同志是我中心检验支部的一名共产党员,在工作中踏实肯干,认真负责,受到同志们的一致好评。2017年6月,经中心党委研究,该同志被派驻到杞县阳堌镇小岗村驻村工作队开展精准扶贫帮扶工作。一年来,该同志在驻村第一书记赵予振,工作队队长白本海的带领下,一直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学习,扎实工作,牢记职责使命,一心一意抓扶贫,时刻战斗在扶贫攻坚第一线,在实践中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确保小岗村帮扶工作不走过场,做到了“真扶贫、扶真贫”。
一、深入调查研究,谋划扶贫工作思路
该同志初到小岗村以来,多次深入农户家中、田间地头,与村党员干部、农民群众、致富能手座谈交流,了解生产生活状况,询问他们对小岗村发展的建设意见、发展思路,认真做好工作记录,通过回访、走访,深入到贫困户家中调研座谈,增进了与贫困户的感情,准确掌握了该村12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的详细情况,为更好的开展精准扶贫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做好帮扶人,为民办实事
以前的小岗村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村支部活动室建设差,几间危房,破烂不堪,无法发挥阵地堡垒作用。村民致富路子较少,极个别有搞种植和养殖的农户,可没有路,什么农产品都出不去,外面先进的设备进不来,导致种植理念僵化,缺乏创新思维。
该同志和驻村工作队及责任组成员多次深入群众,倾听民声,积极开展村情民意走访,宣传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及时整理群众反映的问题,分析原因,提出对策及建议,在村委会中集中讨论,通过积极反映,协调相关部门落实项目、筹措资金。该村修建混凝土道路4千米,新增机井26眼,变压器5台,为村民早日摆脱贫困奔小康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了解群众所需,解决实际困难
姜童祥同志经常到贫困户家拉拉家常、问问情况,看看他们平时吃什么、穿什么、喝什么、用什么,了解他们的困难和问题,及时与单位帮扶责任人联系,一些问题得到了妥善解决,解决不了的及时上报至相关职能部门。贫困户李肖成,因脑出血后遗症已经卧床十年,其妻子宋殿芬无微不至的照料,没有时间种地,紧靠两人的低保金、养老金生活,还要负担医药开支,家中十分困难。姜童祥同志自驻村帮扶以来,先为其申请办理残疾证,落实了残疾人生活补助和护理补助金;协调县社保局组织专家来小岗村对李肖成这类行动不便的残疾人上门开展重症慢性病鉴定,鉴定合格后发放重症慢性病卡,解决了日常门诊用药开销问题;协调市县残联为李肖成发放残疾人护理床、充气床垫及被褥,方便日常护理工作。姜童祥同志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自觉运用到为贫困群众服务、帮助贫困群众解决实际困难的实践中,受到了广大村民的一致好评。
四、勤于学习、不断提高扶贫工作的能力
该同志十分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更新,努力提高自己的政治素质和理论水平。利用业余时间和岗位锻炼的机会学习了科学发展观,十九大精神,找准了工作的方向,抓住了工作的重点,使工作得心应手。积极参与扶贫干部培训,补充新的能量,始终坚持服务为民的理念,明白自己的职责所在。才能真正深入群众中去,了解群众的想法、看法。通过学习,使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得以升华,使理论转化为生产力,表现出良好的理论功底、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
五、砥砺奋进,促进脱贫工作取得实效
小岗村做为2018年预脱贫村,在市、县、乡三级党委和驻村工作队的不懈努力下,一条条扶贫政策得到了落实,一个个的扶贫项目来到了这里;职业技能培训焊工培训班开班了,拼多多、淘宝和益农信息社电子商务培训也在进行,想种植、养殖的贫困户得到了政府贴息小额贷款,“美丽庭院”正在改造中,占地73亩的30座产业化蔬菜大棚拔地而起,小岗村特色产业园初具规模,不仅带动了村域经济的发展,乡村面貌还发生了很大变化:交通状况明显改善,特色产业化经营步伐加快,干部群众思想观念明显转变,自觉按照市场需求调整种植结构和品种结构,搞活农产品流通,提高了农业综合效益。这一切成绩都与他付出的辛勤与汗水是分不开的。
姜童祥同志在脱贫攻坚的道路上,履职尽责,发挥作用,用真心换来真情,用实干赢得信任,心里时时刻刻想着贫困户,克服工作和家庭的种种困难,时刻战斗在脱贫攻坚第一线,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出自己应有的力量,得到了中心党委的高度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