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开封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手足口&疱疹性咽峡炎进入高发态势, 史上最全防治手册来了!

        2019-06-23 来源: 办公室
        打印

        手足口 & 疱疹性咽峡炎的高发时期主要发生于 1 ~ 7 岁的小儿,尤其是 5 岁以下,4 ~ 7 月或夏秋季为发病的高峰期,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全国各地就诊患儿人数剧增,各新闻媒体、家长群也都在转发预防提醒:

        提到这俩家伙,很多宝爸宝妈瞬间“脸盲”,因为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实在是太像了,撞脸指数高达99.99%

              如何区别疱疹性咽峡炎&手足口病?

        家长可以对照以下症状:


        手足口和疱疹性咽峡炎都是传染性疾病好发于五岁以下的儿童。


        两者都是由肠道病毒所引起的疾病,具有一定相关性,而且二者病毒间有许多重叠,导致症状与传播非常相似,如果不是专业医疗人员,非常容易误诊误断。


        相同

        不同

        疱疹性咽颊炎

         

         

        口腔的咽部和软腭都会长疱疹,并会伴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和咽痛。

         

         

        先发热再长疱疹,而且只有口腔和软腭会长疱疹,咽痛明显

         

        手足口病

         


         

        在口唇、手和脚,包括肛门周围,也会长有透明小水泡,关节部位还可见皮疹。出疹后发热,多是中低烧,咽痛症状不明显。


        从病症上来说,疱疹性咽颊炎来势猛烈,高热抽搐的临床表现往往让家长先乱阵脚,但实质上来说疱疹性咽颊炎不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并发症与后遗症,但手足口病不然。

        根据有关部门统计,手足口病患者有1%的几率感染并发症,尤其是三岁一下的儿童,常见有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炎等,有时往往危机生命;家长们应当在发现孩子有手脚水泡与发热后,及时送去就医,切勿拖延。因此,从并发症来看,手足口更危险。

              如何判断孩子是否得了疱疹性咽炎?

        疱疹性咽炎发作时主要有以下几个症状:

          1.口腔、喉咙、舌下等部位起1~2mm的疱疹溃疡。
          2.突然高热,可出现惊厥。体温一般在37.7~40℃。
          3.咽痛,疼痛到可使孩子流口水、拒食。
          4.发病时常有呕吐或头痛,少数患儿有腹痛。

          孩子如果发生以上症状,就要考虑是疱疹性咽炎的可能性,应及时就医,否则有可能合并细菌感染,小疱疹发展成脓疱,病情就加重了。

              如何判断孩子是否得了手足口病?

        家长可以对照以下症状:

        Ø 发高烧,体温多在38℃以上,同时伴有头痛,咳嗽,流涕等症状

        Ø 出现丘疹或疱疹,多发于手、足、口、臀四个部位

        Ø 口腔溃疡疼痛,拒绝进食

             如果宝宝不幸“中招”,如何护理?

        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只要早发现、早诊断,早期识别危重信号,及时就诊,合理治疗,一般都可顺利康复。


        1. 注意隔离


        (1)患儿应尽量待在家中:

        减少不必要的外出,最好是在体温正常、疱疹消退后再隔离一周,一般来说,共隔离 2 周时间,尤其是在发病的第一周内,传染性是最强的;


        (2)多通风:

        以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保持室内空气新鲜,保持室内温度与湿度适宜;


        (3)家长也需警惕:

        除了生病的患儿不要串门外,家长也尽量少串门,因为家长也可能会成手足口/疱疹性咽峡炎的传播媒介。


        2. 观察病情


        (1)注意观察患儿是否有新的症状

        注意有无新的体征出现,或原有症状、体征有无加重或恶化,重点留意有没有重症手足口病的早期危重信号出没;


        应密切观测患儿的精神状态、有无肢体抖动、易惊、皮肤温度以及呼吸、心率、血压等,一旦出现危重信号,需及时就诊或复诊。


        (2) 注意观察呼吸:


        主要观察患儿有没有呼吸困难和/或呼吸频率加快的情况,5 岁以上儿童 > 30 次/分钟;1 岁 ~ 5 岁 > 40 次/分钟;2 月龄 ~ 12 月龄 > 50 次/分钟;新生儿 ~ 2 月龄 > 60 次/分钟;


        如果有持续或频繁出现呼吸困难和/或呼吸频率加快,那么肺炎的可能性就比较大了,需要及时就诊或复诊了。


        (3)定期监测体温:


        一般每 4 个小时可以测一次体温,如体温超过 38.5℃(腋温),每 1 ~ 2 小时测一次体温,并要注意有无寒战、惊跳、烦躁不安、胡言乱语、出现幻觉或甚抽搐等情况,进行退热处理后 1 小时应重测体温。


        3. 注意护理


        (1)宜清淡、可口、易消化饮食为主

        予以温凉的与年龄相应的烹饪软烂或流质、半流质食物,如面汤、稀饭、米糊、母乳等,避免过咸、过酸、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2)在发病的一周内,休息很重要

        尽量限制其活动量以防止过度疲劳;注意保持口腔清洁卫生,每次餐后宜用温凉开水漱口或直接饮用适量的温凉开水。


        (3)注意勤洗手

        尤其是在饭前便后,建议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洗手,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以避免重复感染或交叉感染。


        4. 注意消毒


        肠道病毒在 4℃ 可存活 1 年,在 -70℃ ~ -20℃ 仍可长期存活,在外环境中病毒可长期存活,但不耐高温。患儿玩过的玩具、用过的奶具、碗筷或其他衣物等生活用品都应彻底消毒。


        (1)紫外线照射:

        如有条件,可以用紫外线灯直接照射 0.5 ~ 1.0 小时,但只限于光线所能照射到的物体表面;


        (2)阳光暴晒消毒:

        有阳光普照时可以将需要消毒的物品放置于太阳底下暴晒 0.5 ~ 1.0 小时,但只限于阳光所能照射到的物体表面;


        (3)家长自身也需消毒:

        家长或照顾者在接触患儿前后、给患儿更换尿布/尿不湿和处理大便后都应戴手套或注意用肥皂和清水洗手。

                如何预防手足口&疱疹性咽颊炎?

        因手足口&疱疹性咽颊炎都是通过粪-口-呼吸道传染,且都是因肠道病毒感染而引起的传染病,所以预防方法也相似。


        01

        接种疫苗

        2016年我们国家就研发上市了EV71疫苗(肠道病毒71型灭活疫苗),用于预防EV71感染所致的手足口病&疱疹性咽颊炎。



        接种EV71疫苗的适龄儿童为6月龄-5岁,建议尽早接种,低龄儿童尽量在12月龄前完成2剂次接种程序(两次接种,间隔一个月),以便尽早发挥保护作用。


        Tips:打了EV71疫苗就不会得手足口病了吧?


        答案是......不一定!

        接种EV71疫苗,可以预防部分普通的手足口病和绝大多数重症手足口病宝宝接种后,得手足口病的几率会下降,即使仍然得了手足口病,也不大会是严重的手足口病。


        所以,打不打,你说呢?


        02

        加强防御

        除接种疫苗之外,防护预防措施也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需要注意的是,成人是手足口病病毒的隐性感染者,通常成人被病毒感染后,由于自身抵抗力较强或曾被感染过,因此不会发病或者只出现类似感冒、口腔溃疡等较轻的症状。但成人在和宝宝的密切接触中却可能把病毒传染给宝宝,因此成人在接触宝宝前一定要注意个人卫生,洗干净手之后再去抱宝宝。


        另外,家长们也应关注宝宝周围其他小朋友生病的情况,避免与生病的宝宝密切接触。

        预防和控制手足口病,卫生部有一个五句真经一定要落实:勤洗手、吃熟食、喝开水、勤通风、晒太阳。


        最后提醒:凡出现发热、感冒或呼吸道症状,或发现手足口疱疹皮疹病儿,应速去医院就诊。

                   还有哪些需要注意的?

        疱疹性咽峡炎&手足口,其实并没有那么可怕,及时应对、不信谣言,才能给宝宝最好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