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中心医院“改善医疗服务”活动开展情况掠影(六月)
市中心医院“改善医疗服务”活动开展情况掠影(六月)
我院召开大型医院巡查自查问题反馈会
为认真落实“大型医院巡查”工作,我院根据医院《大型医院巡查落实方案》要求,于5月底和6月初进行了深入自查:各职能责任科室在领导小组的领导下,深入开展自查自纠,严格对照《自查表》,结合本部门分工,逐条对照,查摆问题,实行了建立台账销号制度,针对发现的问题,制定了切合实际的改进方案。
为进一步了解各部门工作进度,更好地协调解决自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医院“大型医院巡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院医务部)于2015.6.10上午,组织相关部门负责人,召开了大型医院巡查自查问题反馈会。领导小组常务副组长、副院长李华强主持召开本次会议。会上各部门就自查、改进等工作进展情况、发现的新问题、需要领导小组协调的问题等进行了逐一反馈,与会人员共同讨论解决、改进方案。本次会议达到了加强沟通、协调配合、推进进度的目的。
加强工作作风和劳动纪律检查
为进一步严肃劳动纪律,落实考勤制度,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增强责任意识,营造积极向上、认真干事的良好工作氛围,根据院党委要求,6月15日—19日由院纪检书记朱亚萍带队,携同监察室、医务科、护理部、人事科、门诊办的负责人对我院行政职能部室、门诊楼及病房楼工作人员的劳动纪律进行了为期5天的检查。
检查人员重点检查职工是否存在迟到、早退、脱岗、上网聊天等工作作风散漫的问题。从检查情况来看,各科室人员的工作状态良好,但也出现个别人员有迟到现象。朱书记在检查中强调:遵守劳动纪律,是履行工作职责的前提,各部门对劳动纪律问题要引起高度重视,科室负责人切实负起责任,认真落实有关劳动纪律制度。今后,我院将把劳动纪律检查作为一项常规工作,不定期开展抽查,以督促广大职工不断改进工作作风,遵守劳动纪律,提高工作效率,从而促进医院整体管理提升。
检查后,纪检书记朱亚萍对检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整改要求:全院干部职工要深刻认识劳动纪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要从讲秩序、优环境和正形象做起,包括整治患者的住院环境卫生、规范物品摆放、正规佩戴胸牌、严格落实“一学两争三优”活动要求,努力提升医疗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党员领导干部要带头振奋精神,把为临床一线服好务与加强医院管理作为衡量职能部室作用的唯一标准,坚持做到用心想事、用心谋事和用心干事,真正让服务对象有好的感受体验。
“健康促进”促和谐,我们在路上
医院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是现代医疗、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健康促进医院是医学模式转变和现代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是医疗服务的组成部分和有效易行的治疗手段,是密切医患关系,促进医院精神文明的纽带,可改善医院管理,提高社会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创建健康促进医院,探索医院开展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模式和典型经验。我院按照省卫计委制定下发的《健康促进医院考核标准》已于2014年10月启动了该项活动,在院领导高度重视下,动员全员参与,开展宣传发动,形成浓厚的创建氛围,让全院职工了解创建“健康促进医院”的目的意义和具体任务,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树立“人人代表医院形象”的意识,自觉主动积极地进行创建“健康促进医院”活动。
活动中以创建“健康促进医院”为目标,更好地发挥我院自身优势,通过大力倡导健康理念、优化医疗服务模式,全面展开“健康促进医院”,营造健康的医疗环境和生活环境,传播健康相关信息,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产生活方式,不断提升全民健康素质和生活品质。我院通过改善就医环境,制定有利于患者及其家属、医护人员和社区居民健康的方案与措施,开展针对不同人群的健康教育,普及健康防病知识和技能,通过加强与医疗联合体、社区建立互动式的密切联系,为医护人员、患者及家属、社区居民等提供综合性的健康保健服务措施,促进我院从疾病为中心模式向以健康为中心模式的转变。我院健康教育、健康促进经过积极努力地工作,广大医务人员对建康教育重要性认识不断提高,健康教育理论水平和健康教育干预能力不断增强,健康促进工作取得显着成效。做好健康教育工作,为推动医院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作为一项重要事业长抓不懈。为和谐医患关系,促进广大患者及社会人群健康作出应有贡献。我院将继续努力,内强素质、外树形象、迎难而上、强力推进健康促进型医院。健康促进促和谐,我们在路上……
我院专家志愿服务队同时赴尉氏县两家卫生院开展工作
为认真落实“红会送医计划”,医院成立了40余人的志愿服务队,主管领导任组长,制定了受援单位需求意向调查表和在受援单位的志愿者日工作报表。
6月12日,简短的“红十字送医计划”启动仪式之后,我院选派的12名志愿服务专家分两组分别赶往受援单位----尉氏县邢庄乡卫生院和门楼任乡卫生院开展首次为期3天的送医工作。
13日7:40,担任邢庄乡卫生院的6位志愿者提前来到工作岗位,没想到已有10多位老乡在候诊。神经内科主任、主任医师付志新来不及穿工作衣便与病人沟通了起来,骨二病区主任、副主任医师苏振炎先去外科病区查看了一骨折术后病人,耳鼻咽喉科副主任医师柴小花和同行一起准备着决定当天开诊的相关工作。
“听从安排,服从指挥,不讲条件,不计报酬,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结合受援单位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帮扶工作。”志愿队成员始终牢记着李华强副院长在启动仪式上的庄严承诺。
仅13日一天,我院五福路院区综合ICU病区主任、主任医师常程就接待了30余位门诊病人,与基层同行分析讲评了60多张CT片,结合基层实际主讲了“危重病人的认别”课程;普外科副主任医师朱鸿波门诊20多位病人,查房15位住院病人,会诊3例疑难病人;刚刚退休的志愿服务者,儿科副主任医师张建设当天门诊50多位小患者,还主讲了“儿科常见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送医计划”来的太及时了,是基层同行的感受;“你们可要经常来呀!”是就诊群众的盼望。
据统计,我院首次“红会送医”工作两组志愿者,共门诊600余人次,会诊11人次,授课2人次。
我院领导集体赴泥沟乡开展包村帮扶对接工作
6月26日,为落实市委组织部《关于启动“三包三带”千名领导干部下基层活动》精神,我院领导集体赴泥沟乡开展包村对接工作,并召开对接工作座谈会,与各分包村“第一书记”及村委支部书记探讨农村健康发展新思路。
座谈会上,泥沟乡党委书记李士平就泥沟乡的地理位置、经济发展水平、农民平均收入等基本情况做了详细的介绍。我院领导与各自包村的“第一书记”和村支部书记做了深入交流,详细了解各村的实际情况,询问村庄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困难与问题。党委副书记、副院长郭宝山在讲话中表示在以后的帮扶工作中要让农民朋友切实得到实惠,充分发挥三甲医院医疗优势,从保障群众健康入手,以医疗服务为切入点开展帮扶工作。一是对有需要的村卫生室医务人员进行免费培训,提高其医疗服务水平;二是开展健康知识宣教活动,普及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知识,提高村民的健康意识;三是根据各村群众需求,开展“送医送药送检查”健康义诊活动,缓解基层群众“看病难”。
我院召开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动员大会
为积极配合我市全面、细致地做好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将文明城市的任务要求落到实处,6月18日下午,我院在教学楼四楼会议室召开动员大会,就落实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进行了部署,全院中层以上干部参加了会议。党委副书记、副院长郭宝山作动员报告,纪委书记朱亚萍前主持会议。
会上,朱亚萍首先传达了市卫计委在创建卫生城市总结表彰大会和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动员大会上的会议精神,并宣布了市卫计委的表彰决定。
郭宝山在讲话中,对我院在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中取得的成绩和经验进行了回顾总结,强调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的重要意义,要把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是作为当前一项重点工作,明确目标,突出重点,全面完成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各项工作和任务指标。重点做好四项工作内容:一是要抓好三项教育,提升文明素质,充分挖掘单位先进典型,激励广大干部职工自觉履行法定义务、承担社会责任。二是要落实六项管理,强化社会责任。抓好医院行业规范化服务,严格对照规范查找不足,并逐步提高,建立健全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机制,抓好卫生下乡活动,建立健全城市医疗救助体系。三是要健全两项制度,加强文明服务。积极推进诚信医疗制度建设,逐步健全志愿者服务制度。四是要利用三个载体,开展文明传播。最后,郭宝山要求,为将迎接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第一次测评,要强化组织领导,强化工作责任,强化宣传发动,强化监督考核。要求各科室高度重视,将会议精神传达到全院职工,将创建文明城市和文明单位创建结合起来,认真落实我院在创建工作中的各项任务和要求,保创建工作落到实处。
会后,参会人员纷纷积极表态,将按照任务分解表扎实工作,不遗余力的为文明城市创建增光添彩!
心服务 新价值 新未来——记开封市中心医院服务中心
2月23日,在院领导的正确领导与各职能部室的大力支持下,经过近两个月的紧张筹备,我院服务中心正式开展服务工作。
服务中心前期以“药品配送”服务为入手,由“试点科室”服务开始,逐步推行至全院各病区。为保证该项服务的顺利开展,服务中心经常深入各临床科室、病区征求意见和建议,积极与病房药房进行沟通和讨论,对配送工具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改进,对配送制度与流程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完善,正是前期所做的大量工作使“药品配送”服务快速步入了正轨。
截至目前,服务中心已经运行了整整4个月。在这4个月的时间里,服务中心全体人员本着“服务患者,服务临床”的宗旨,以“服务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信念,努力延伸服务范围,积极完善服务内容。随着工作的不断开展,服务中心也在不断的探索着新的服务项目和服务形式,为临床一线,来院病患提供“心服务”。
一、规范药品配送及送检服务
服务中心为全院临床科室提供24小时药品配送服务,及晨间血标本、8小时外取送检支持服务。通过对临床的有效服务,从而减轻临床负担,将护士时间还给病人。
二、优化入、出院服务流程
服务中心在24小时开展入院接待服务工作的基础上,开展门诊入院患者导诊陪同服务。该服务根据门诊科室需求,结合医院科室布局特点,对需要帮助的门诊入院患者实行全程陪同,引导帮助入院患者办理相关手续并护送至相关病区。减少病人因手续办理造成的不便,进一步提高患者入院体验。
三、完善门诊特患陪检服务
服务中心还为门诊就诊患者提供轮椅陪检服务,对身体不便的患者或残障人士,由服务中心派导诊直接推轮椅陪同患者进行相关检查,并直至办理入院或送至离院。在陪同病人的过程中,服务中心强调对病人的人性关怀,服务人员主动上前服务,为患者解释,帮助患者方便就诊。
四、增强服务功能多措并举
服务中心配合医务部病案室开展全院48小时归档病例的传递;配合检验科、输血科开展晨间常规血的收取及传递;配合检验科、输血科、核医学开展住院病人及门诊病人检验报告的传递和发放;配合病理科开展常规检验标本的收送;配合手术室开展各类标本、输血及冰冻标本的传递;配合医务部开展南院会诊病人影像报告的传递;配合院工会做好全院职工蛋糕的取送等。
五、提供免费便民服务
服务中心在住院接待处、门诊服务台为患者提供饮水、应急电话、轮椅、纸、笔、放大镜等便民设施。在服务中心设置醒目的便民服务箱,为患者提供免费服务,同时完善便民服务登记,以满足群众及就诊患者服务需求。
目前,服务中心正在紧锣密鼓对我院洗衣房进行改造升级,为下一步规范被服配送工作,提高被服供应服务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
服务中心是一个年轻的科室,主体工作人员也大多是90后,他们朝气蓬勃,充满活力,对服务工作满腔热情。服务中心是一个老中青结合的队伍,科室的老师们以丰富的临床经验,一丝不苟的工作和热情细致的服务在服务岗位上做着默默的奉献。服务中心还不够成熟,还有很长的成长之路,我们将不断完善已经开展的服务内容,不断探索新的服务空白,希望这股年轻的热情能够为我院注入新鲜活力,使我院的服务工作更上新台阶。
眼病医院情系学子助力高考 爱心社会传播正能量
6月7日8日两天高考即将结束,它虽不能从此决定参考学子的整个命运,却是他们踏出校园走向社会的第一步,这个时候我们的社会各方齐汇正能量助力他们!一直致力于社会公益事业的我们也行动起来,在各个考点设立休息站、参加爱心车辆,为莘莘学子和家长尽一份绵薄之力!
精心准备:副院长张婉婷于6月6日义诊结束后召开考前服务准备会,统筹部署、精心安排,细化具体工作落于实处。
6月7日6:30分,所有工作人员及车辆齐聚开封眼病医院院内,先后分4批向市区、祥符区、通许、尉氏、杞县、兰考、中牟、封丘、长垣、民权、宁陵、扶沟、鄢陵的各个考点出发。
开高考点:在开高考点的王长英说,考生们休息站喝了爱心矿泉水后都很自己觉的将空水瓶扔进附近的垃圾箱,他们的行为没有辜负我们的帮助。
河南大学附属中学考点:负责附中考点的王建军在7日下午路遇一位要去实验中学考试的考生,考生说:“叔叔,你送我到路口就行,里面胡同可窄,人又多,车不好调头。”我们的90后长大了!
二十五中考点:一位考生竟然丢了身份证!通过微信朋友圈还真的找到了!在二十五中考点,一位考生不小心丢了身份证,好人心拾到后交到二十五中传达室,通过朋友圈联系到了考生家长,这就是新时代网络正能量!
七中考点:负责七中考点的刘璟主任在得知立洋中学附近有许多考生需要接送时,不但从立洋中学附近帮助了两个考生,而且还在微信群里和朋友圈里发出了号召,这使附近得知消息的爱心车辆向立洋中学中学附近聚集,为不少考生解决了难题。
十中考点:负责十中考点的曹永涛主任是我们的爱心送考车队中第一接到需送的考生的,在送完考生后无比幸福的说:“坐车的孩子可好了,连胜说谢谢叔叔,能为他们做点事,我很自豪!”
五中考点:负责五中考点的熊丽军在7日下午接到了2名考生,在得知今天还是没有固定送考车的时候就与两名学生相约定今天全天由熊丽军专车接送,今天一早,熊丽军就奔赴约定地点接到了他们。
田家炳实验中学考点:7日在实验中学考点的高文艳老师意外收到了考生的“小礼物”,考生说,您也很辛苦,分您一块糖,我们一起补充能量。
规范病区护理管理资料:对病区的各类文字资料进行了梳理,制定新的资料管理框架。6月23日病区更换资料盒500个,更换资料标识500套。整理后病区资料整洁有序、便于书写、学习、阅读、管理。
实现夫妻同住一病房
我院神经内科老年患者较多,我院神经内科五病区在床位紧张的情况下,积极践行个性化诊疗管理,积极与其他病人沟通协调,实现了一对夫妻同住一间双人间病房,相互照顾,达到病人和家属的满意:6.16一61岁女性患者以“脑干梗塞”收治我院神内五病区,6.22照顾她的老伴儿出现了头晕症状,为明确病因,当天办理了住院手续,经诊断为“脑供血不足”,为了夫妻二人相互照应,便于家属照顾病人,病区主任护士长经多次与其他病人沟通协调,最终将夫妻二人调到同一间双人间病房,使得老两口及家属连声道谢。
医者仁心之我心,行者无疆德为先—记开封市中心医院于荣焕主任
医者仁心之我心,行者无疆德为先,这是于荣焕主任给我们留下的深刻印象与教导。开封市中心医院综合内科在一年半的时间用蒸蒸日上实现了“活力”与“稳进”,在“医者”界展开了博大、恢宏的发展。我们都知道这是于主任呕心沥血的拼搏所得,科室为家,在这500多个日日夜夜,她用自己的辛苦让科室逐步辉煌,多少个假期与夜晚她匆忙于科室的灯光之下,青丝染白的年华,她用汗水浇开医者的灿烂之花。医与教,德与行,她领着我们拓展教与学,患者为之感动,医者为之动容。视病人为亲人,在这个颇为杂乱的世界,是她用一如既往责任之心让我们重新找到医之初衷。
自开科初期,一线大夫稀缺,主任工作在第一线,参与倒班,天天都是白班夜班下夜班三班倒,家里的一切事情都无暇顾及。今年上半年主任母亲被查出肺癌晚期,主任仍坚持上班,白天在病房查房,晚上去照顾病重的母亲,把休息时间一再压缩,看着病人期待的眼神,她明白患者的病痛和母亲的病痛一样,让人不忍搁置,为母亲送完饭后,匆忙回到科室,继续着医者的责任与仁心。母亲病逝后,为母亲办完后事后,立即回到科室,忍痛继续着科室的工作。 炎夏与酷冬,暖春与凉秋,季节的变换无法更改她起初的信心,无愧于心,医之大者,让她这份高亢的心志渲染开封市中心医院、渲染医界的辛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