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开封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开封市2010年医政工作要点

        2010-03-19 来源:
        打印
         

        开封市2010年医政工作要点 

        2010年全市医政工作的基本思路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强化医疗服务监督为主线,以确保以医疗安全、提升服务能力为目标,巩固和加强医疗技术、人员准入管理体系、医疗质量监管评价体系、血液安全保障体系、急救医疗服务体系和重大传染病医疗救治体系建设,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廉价的医疗服务,树立医疗行业的良好形象,促进全市医政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一、积极稳妥,扎实做好与医改相关的各项工作

        (一)、继续做好国家“百万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工程”项目,努力完成省卫生厅下达的任务,确保手术脱盲率100%,确保无医疗差错。加强信息管理,定点医疗机构应及时将白内障患者复明手术信息录入“白内障复明信息报告系统”上报卫生部。

        (二)、按省卫生厅“积极推进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及普及工作”的要求,二级以上医院要选择性开展一个专业两个病种,探索建立临床路径制度、工作模式、运行机制和评估改进体系,通过临床路径管理模式的实施,促进医疗管理模式创新。按照卫生部和省卫生厅的统一部署,实施开展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电子病历试点、医师多点执业试点等相关工作

        (三)、进一步强化基本药物制度和临床用药管理,增强医疗机构的安全责任意识和守法诚信意识,提高人民群众对药品安全的满意度。一是要加强医疗机构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管理。按照省厅要求,明年6月底前完成全市各级医疗机构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全员培训,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细菌耐药监测工作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评价工作。强化医疗机构药品和器械的不良反应的信息报告和防范管理。加强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毒性药品、放射药品和高危药品等特殊种类药物的使用和管理。二是配合药监部门开展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监督全市各级医疗机构的药房建设,确保药房硬件设施完备,各项规章制度完善,各项登记规范,使医疗机构药房(药库)100%达到规范化管理标准要求。

        二、多策并举,着力加强医疗服务监管工作

        (一)以深化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为载体,持续改进和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有针对性地集中开展五个专项行动:一是继续开展医疗护理核心制度落实情况大检查专项行动,强化医疗机构医疗护理核心制度的学习培训,提高执行力。强化“三基三严”训练,并与医师、护士定期考核相结合,将考核结果计入考核档案。要求各级医疗机构健全院、科、病区三级医疗护理质量控制体系,对核心制度的落实情况进行全面考核评价。二是继续开展临床合理用药专项检查行动,促进落实合理用药五项制度:合理用药培训制度、处方点评制度、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和评价制度、临床药师查房制度、药物不良反应(事件)监测、报告制度。三是大力开展病历书写质量大评比专项活行动,按照《河南省“医疗质量万里行”病历质量评比专项活动方案》和《河南省二、三级综合医院病历质量考评细则》的要求,规范病历书写培训,加强病历质量控制,迅速提高病历书写水平。四是大力开展《护士条例》贯彻情况执法大检查专项行动,依法落实护士配置、保障护士权益,提高护理管理水平。五是继续开展医院感染管理专项大检查,加强重点部门、重点环节、重点人群的监测,落实感染预防和控制办法,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群体性事件发生。

        (二)按照省卫生厅“以十大指标责任目标考核为抓手,着力加强三级医院科学监管”的工作思路。加强对我市三级医院“十大指标”运行月报工作和目标责任落实情况的督促和监管,依此为切入点不断提高医院科学管理水平,引领全市医院实现又快又好发展。

        (三)在全市开展以“规范管理、强化内涵、提升服务、便民惠民”为重点的以“让患者放心,让社会满意” 为主体的第二周期医院评审活动,通过此项活动,促进医院在发展模式发生转变,从规模扩充型向内涵发展型;从单纯数量型向质量效率型;从粗放式管理向制度化管理转变。促进医院在抓好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制度落实、环节质控;医护岗位技能训练上下功夫。

        (四)加强医疗服务和质控网络建设,按照“抓龙头,建网络,上水平” 的思路,发挥市级质控中心的作用,继续加强我市临床检验、血液净化、新生儿重症救治、医院感染管理和消毒供应等专业质量控制评价,狠抓医疗缺陷管理,推动医疗服务质量持续改进。

        (五)认真落实《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卫生机构废物管理办法》等法规和规章,加强对医院感染重点部门的管理和质控(感染性疾病科、口腔科、手术室、重症医学科、急诊、新生儿病房、产房、内窥镜室、血液净化、介入导管室、消毒供应室、临床检验部门),落实医院感染监测、诊断和报告制度,认真开展药菌株监测,重视和加强多重耐药的医院感染管理。

        (六)按照卫生部和省卫生厅部署,全员动员,精心组织,积极推进“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认真落实《住院患者基础护理服务项目(试行)》、《基础护理服务工作规范》和《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服务规范》《综合医院分级护理指导原则》等文件,进一步规范护理行为,狠抓基础护理,改善护理服务质量,积极开展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医院”、“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评选“优质护理服务先进个人”活动。继续贯彻落实国务院《护士条例》和《河南省医疗机构护理岗位设置及人员配置标准》,达到临床一线护士占护士总数比例不低于95%,床护比大于1:0.4的要求,并要保障护士权益,提高护士福利待遇,向临床一线倾斜,护理人员同工同酬。

        (七)以实施“五位一体人才工程”为契机,继续加强医学重点专科建设。按照《开封市医学重点专科建设管理办法》、紧紧围绕临床技术和能力建设实施对医学医学重点专科的建设与管理:鼓励应用性研究和临床适宜诊疗技术研究,扶持基础开发性研究,坚持继承与创新。根据专科建设规划目标进行管理和定期考核,每年进行一次动态评估,对于完成建设目标、通过考核和验收、成效显着的重点专科,年度予以表彰。对未按要求和进度完成建设任务的单位提出整改意见,并视具体情况决定是否撤销其临床重点专科称号。通过医学重点专科评估工作的开展,使我市尽快建设具有优势特色和一定规模的重点专科群,促进全市医疗卫生事业的全面发展。

        三、科学应对,继续做好甲型H1N1流感、手足口病和艾滋病等重大传染病医疗救治工作

        (一)进一步加强发热门诊和定点医院建设。以科学救治为主线,狠抓门诊筛查、检测报告和隔离救治工作环节。及时总结我市医疗救治经验,积极开展甲型H1N1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防病知识宣传,规范救治管理,确保我市医疗救治工作有力、有序进行。

        (二)认真落实“三专四严五早”管理制度,完善和加强PICU体系建设,建立健全手足口病医疗救治管理的长效机制。

        (三)以规范管理、提高水平为重点,进一步落实抗病毒治疗随访制度、规范检测制度、疗效评估制度、信息管理制度、依从性教育制度,巩固医疗救治成果。

        四、注重实效,继续做好城市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

        继续实施“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和“城市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组织、指导全市17家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对口支援3个县、16家卫生院工作。一是根据省厅统一安排,完成2010年对口单位的调整、派出队员的选拔和交接工作。二是完善绩效考核评估机制,根据省厅《派驻队员考核办法》,加强对派驻人员的工作考核,并将考核结果反馈支援医院,作为医务人员年终考核和职称晋升考评的重要内容。三是加大督导检查力度,确保人员到位、时间保证、任务落实、群众受益。市卫生局不定期组织专家对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工作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对存在问题的要严肃处理。各支援单位要制定切合实际的具体实施细则,目标明确,责任到人,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卫生支农工作取得实效,让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四是配合有关部门适时做好“三下乡”活动及义诊宣传活动。

        五、巩固成果,创新加强无偿献血和血液管理工作

        (一)以确保血液安全为目标,以“四化建设”为载体,重点抓好血液管理“七项建设”,即献血屋建设、血液检测体系建设、血库标准化建设、应急献血队伍建设、血液管理计算机网络建设、输血科研建设和血站文化建设,促进全市血液管理工作再上新的台阶。

        (二)做好2010年度全国无偿献血先进项目申报工作,确保我市无偿献血工作持续走在全省先进行列。

        六、城乡并重,完善和加强覆盖城乡的医疗急救服务体系建设

        (一) 继续推进急救服务体系由城市向农村地区延伸。加强对各级急救服务网络机构的建设工作,按照省卫生厅“2010年完成全省急救网络 ‘全覆盖’的目标”要求,努力争取我市120急救网络覆盖全市所有县。

        (二)加强急救技能培训和演练,提升整体医疗救援水平。继续对急救指挥调度人员和急诊急救专业人员进行岗位培训,开展呼吸机应用技能比武活动,围绕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社会安全等突发事件种类,有针对性的开展模拟演练工作,不断提高应急水平和救援能力。适时做好各类突发事件医疗救治工作。

        (三)加强120急救信息管理,利用全市120急救信息平台,及时向社会发布医疗急救信息。

        (四)加强急救特种车辆管理工作。联合公安、交通等部门对救护特种车辆进行专项整顿,重点加大对“黑救护”、未经允许违规使用警灯警报器车辆的打击力度,树立急救行为形象。

        七、依法管理‘严格医疗机构、人员、技术等服务要素准入

        1、严格执业准入、资质准入和医疗技术审批制度,建立手术分级管理制度,按照规定建立医疗技术管理档案,并实施动态管理。医疗机构对医师的专业技术能力授予相应的手术权限

        2、加强对重点医疗过程的质量管理与控制(包括:危重患者管理、围手术期管理、人工假体植入、输血与药物不良反应、有创诊疗操作等),落实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核心制度。

        3、狠抓核心制度落实。重点抓好院长查房制度、三级医师查房制度、术前讨论制度、死亡讨论制度、分级护理制度等项制度的落实。

        4、认真贯彻国务院《护士条例》,落实护理人员配置标准要求,落实分级护理制度,保障护士合法权益。

        5、认真做好2010年医师资格考试工作,完善执业医师注册管理,加强执业医师定期考核,规范医师执业行为。

        八、其他工作

        (一)认真贯彻落实《全国防盲规划(2006-2010)》,继续开展“视觉第一中国行动”三期项目,推动我市防盲治盲工作深入开展,组织开展“百万贫困白内障专业复明工程”。

        (二)加强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建设,促进康复医学发展。

        (三)贯彻落实《禁毒法》和戒毒《医疗服务管理暂行办法》等规范性文件,规范戒毒医疗服务行为,提高戒毒治疗水平。

        (四)配合有关部门,继续做好残疾人康复、征兵体检、森林防火、抗震救灾、反恐、防汛、双拥、老龄等相关医疗服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