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开封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宣传

        2016-12-28 来源:
        打印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宣传

         

              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都可以在您常住地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免费享受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我们为0-6岁儿童、孕产妇、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等重点人群以及高血压、2型糖尿病、严重精神障碍和结核病等慢性病患者提供健康管理,同时为您建立健康档案,并保证您的隐私不被泄露,我们还面向居民进行健康教育,提供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和处理,开展卫生计生监督协管,为0-3岁儿童和65岁及以上老年人提供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这就是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维护咱们居民健康的重要屏障。

         

        一、居民健康档案管理

        1、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

        答:辖区包括居住半年以上的户籍及非户籍居民(以0-6岁儿童、孕产妇、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和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等人群为重点),到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接受服务,由医务人员负责为其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并根据其主要健康问题和服务提供情况填写相应记录。居民健康档案记录着居民的基础信息和既往史、家庭史等基本健康信息状况。已建档居民到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复诊时,应持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卡(或医疗保健卡),由接诊医生在调取其健康档案后,根据复诊情况,及时更新、补充相应记录内容。

        ———以县(区)为单位,居民健康档案规范化电子建档率达到75%以上,进一步提高档案使用率。 

        二、健康教育

        2、健康教育服务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答:①宣传普及《中国公民健康素养》,配合有关部门开展公民健康素养促进行动。

        ②对青少年、妇女、老年人、残疾人、0~6岁儿童家长、农民工等人群进行健康教育。

        ③开展合理膳食、控制体重、适当运动、心理平衡、改善睡眠、限盐、戒烟限酒、控制药物依赖、戒毒等健康生活方式和可干预危险因素的健康教育。

        ④开展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哮喘、乳腺癌和宫颈癌、结核病、肝炎、艾滋病、流感、手足口病和狂犬病、布鲁菌病等重点疾病健康教育。

        ⑤开展食品安全、职业卫生、放射卫生、环境卫生、饮水卫生、计划生育、学校卫生等公共卫生问题健康教育。

        ⑥开展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防灾减灾、家庭急救等健康教育。

        ⑦宣传普及医疗卫生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

         

        三、预防接种
        3、预防接种服务的对象和内容有哪些?

        答:①预防接种管理的对象是辖区内0~6岁儿童和其他重点人群,建立预防接种证和预防接种卡等预防接种档案。

        ②预防接种服务。根据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免疫程序,对适龄儿童进行常规接种。需要完成的国家扩大免疫免费疫苗有:卡介苗(一剂次)、乙肝疫苗(三剂次)、脊灰疫苗(四剂次)、百白破疫苗(四剂次)、白破疫苗(一剂次)、麻风疫苗(一剂次)、麻腮风疫苗(一剂次)、乙脑疫苗(二剂次)、A群流脑疫苗(二剂次)、A+C流脑(二剂次)、甲肝疫苗(一剂次)。

        ③如发现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儿童,接种人员应按照《全国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方案》的要求进行处理和报告。 

        ——以乡镇(街道)为单位,适龄儿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保持在90%以上,进一步加强流动儿童的接种工作。 
        四、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

        4、0~6岁儿童健康管理包括哪些内容,接受健康管理有什么好处?

        答:0~6岁儿童健康管理内容包括: 新生儿家庭访视、新生儿满月健康管理、 婴幼儿健康管理、学龄前儿童健康管理和健康问题处理。0-6岁儿童健康管理能为孩子一生的健康奠定重要的成长基础。医生根据儿童不同时期的生长发育特点,开展儿童保健系列服务,以保障和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育,减少疾病的发生。

        五、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 

        5、妇女怀孕后可以享受到哪些健康管理服务?

        答:妇女怀孕后,孕12周前要到居住地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孕产妇保健手册》,并进行第1次产前随访。孕16-20周、21-24周各进行1次随访,对孕妇的健康状况和胎儿的生长发育状况进行评估和指导,识别需要做产前诊断和需要转诊的高危重点孕妇。孕28-36周、37-40周要去有助产资质的医疗卫生机构各进行1次随访,对随访中发现的高危孕妇应酌情增加随访次数。产妇产后应于3-7天内由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到产妇家中进行产后访视。产后42天进行产后健康检查,异常产妇到原分娩医疗卫生机构检查。

        ——以县(区、市)为单位,在服务对象基数增加的情况下,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0-6岁儿童健康管理率、孕产妇系统管理率保持在85%以上。

        六、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

        6、哪些人能享受到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

        答: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的对象指的是65岁以上老年人,包括65岁。凡是在社区居住半年以上的老年人,无论户籍和非户籍人口,每年都能在居住地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享受到1次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

        内容包括:①生活方式和健康状况评估。通过询问,了解老年人基本健康状况、生活自理能力与吸烟、饮酒、饮食、体育锻炼等生活方式,以及既往所患疾病,目前慢性疾病常见症状与治疗情况等。

        ②每年进行一次较全面的健康体检,包括一般体格检查与辅助检查。辅助检查项目包括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肾功、血糖、血脂、腹部B超、心电图。 

        ——以县(区、市)为单位,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率保持在65%以上。 
        七、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

        7、那些人能享受到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

        答: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包含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服务和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服务对象辖区内35岁及以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对第一次发现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的居民,在去除可能引起血压升高的因素后预约其复查,非同日3次血压高于正常,可初步诊断为高血压。建议高血圧高危人群每半年至少测量1次血压,并接受医务人员的生活方式指导。糖尿病是一种内分泌代谢性疾病,是以血糖升高为特征。如果空腹时抽取静脉血查血糖,结果大于或等于7mmoI/L,并在以后的复查中仍高于此标准者,就可以诊断为糖尿病。糖尿病可分为1型、2型和其他几型 ,其中90%以上都是2型糖尿病,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将纳入健康管理。在健康管理过程,医生会定期对患者进行随访,及时发现其他健康问题,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当出现危急症状或存在不能处理的其他疾病时,医生会指导患者紧急转诊;降低患者及家属的精神压力,缓解因病情控制不理想而造成的经济压力。

        ——以县(区)为单位,35岁及以上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管理率分别达到40%和35%以上

         

        八、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服务?

        8、什么是严重精神障碍疾病?怎样及时发现严重精神障碍疾病?

        答:严重精神障碍疾病是指临床表现有幻觉、妄想、严重思维障碍、行动紊乱等精神病性症状且患者社会生活能力严重受损的一组精神疾病。主要包括精神分裂症、分裂情感性障碍、偏执性精神病、双相障碍、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等疾病。家人及时发现可以使患者得到早期治疗、正确干预,避免病情发展。家人主动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乡镇卫生院的医生联系,可以得到他们的帮助和指导。

         ——以县(区、市)为单位,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在册管理率保持在80%以上,

         

        九、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服务 

        9.什么是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服务?

        答:传染病是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类疾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的疾病,还有重大的食物中毒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基层医疗机构对诊治的传染病人要按照早发现、早报告,及时控制传播的原则,依据传染病防治法和有关规范要求,在第一时间对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采取治疗、隔离、接触者追踪与医学观察等措施,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病、伤者进行急救,及时转诊,书写医学记录及其他有关资料并妥善保管。
        十、卫生计生监督协管服务 

        10.什么是卫生监督?什么是卫生计生监督协管?

        答:卫生监督是政府实施行政管理的具体行政行为。各级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为维护公民健康权益,依据卫生法律法规和标准,对特定人和机构,如医疗机构、食品行业、毒害行业、公共场所、供水单位以及学校等部门单位的相关卫生工作,做出许可、强制、检查、处罚、指导等行为,以保证居民与社会的卫生安全。卫生计生监督协管是指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协助县(区)卫生计生监督机构,在辖区内依法开展食品安全信息报告、饮用水卫生安全、学校卫生、非法行医和非法采供血信息反馈报告等工作,并接受卫生计生监督机构的业务指导。

        十一、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

        11、什么是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

        答: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对象为辖区内6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和0-36个月儿童。每年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做1次中医体质辨识,根据不同体质进行个体化中医健康指导。针对0~36个月儿童主要健康问题,在儿童6、12、18、24、30、36月龄时,对儿童家长分别传授摩腹、捏脊、揉迎香穴、揉足三里、揉四神聪穴等中医药健康指导。

        ——以县(区)为单位,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目标人群覆盖率保持在40%以上。

         

        十二、肺结核患者健康管理服务

        12、什么是肺结核患者健康管理服务?

        答: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对辖区内前来就诊的居民或患者,如发现有慢性咳嗽、咳痰≥2周,咯血,血痰或发热、盗汗、胸痛或不明原因消瘦等肺结核可疑症状者,在鉴别诊断的基础上,填写“双向转诊单”。推荐其到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进行结核病检查。1周内进行电话随访,看是否前去就诊,督促其及时就医,开展督导服药和随访管理。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接到上级专业机构肺结核患者通知单后,72小时内访视患者。对在家居住治疗的肺结核患者,医务人员对其定期随访,询问病情,开展健康教育,评估是否存在危急情况,及时告知患者是否转诊。发现药物不良反应、并发症或合并症的患者,通知转诊。当患者停止用药治疗后,还要对其进行评估。 

        ——以县(区、市)为单位,报告发现的结核病患者管理率保持在9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