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全市卫生工作要点
2013年,我市卫生工作的总体思路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全省卫生工作会议安排部署,坚持为人民健康服务的根本方向,稳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积极发挥卫生人才的支撑作用;以核心制度落实和转变医疗作风为抓手,促进医疗质量的提升;不断创新工作方法,改进工作作风,争取各项卫生工作再创佳绩,为我市建设成幸福开封、健康开封作出新贡献。
一、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进一步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新农合人均筹资标准提高到340元,参合率不低于上年度水平。认真落实新农合统筹补偿政策,进一步提高慢病及普通门诊费用补偿比例;将乳腺癌、宫颈癌等20个病种纳入重大疾病保障范围,实际补偿比例提高到70%左右;继续实施总额预付工作,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次均住院费用;在县级以上公立医疗机构开展按病种付费工作,县级公立综合医院开展的病种数不得少于40个;强化临床路径管理,遏制医药费用的不合理上涨;科学引导参合患者,有效降低县外转诊率;加强监督检查力度,不断规范定点医疗机构服务行为,确保基金运行安全。
巩固国家基本药品制度。逐步扩大制度实施范围,鼓励非政府办基层医疗机构使用基本药物,实现基层医疗机构全部配备使用基本药物的目标;二级医院基本药物使用量和销售额应不低于40%,三级医院达到25%—30%;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提高基层医疗单位使用基本药物的配送效率。健全稳定的多渠道补偿机制,确保各项服务经费及时足额拨付到位,通过实施科学的绩效考核制度,有效激发基层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确保基本药物制度的顺利实施。
持续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加快15个中央国债支持县、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项目进度,年内尉氏县、开封县和通许县县级医院迁建项目完成并投入使用;积极争取乡镇卫生院“温暖工程”资金,并做好相关建设工作;同步做好新型农村社区医疗机构的建设工作;积极引导,加强二、三级医院举办、托管和对口支援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工作,确保正在建设的官坊、南苑、铁塔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年内投入使用,城西、新华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建综合楼上半年启用。开展示范中心创建工作,不断增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提高到30元,工作重点放在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和技术规范上。探索在医疗保险支持下的社区首诊和签约服务,推广全科医生团队服务模式。任务下沉,保障经费,明确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在基本公卫项目中承担的任务和经费分配比例,原则上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承担的任务和经费比例为30%—40%。,采取购买服务等方式进行补助。做好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技术培训和绩效考核。加强项目管理和技术培训.积极统筹协调全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组织实施、资金保障、技术指导工作,完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制度,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的分工协作机制。
稳妥推进县级公立医院改革。积极稳妥做好试点县(兰考县)的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工作,以破除“以药补医”为关键环节,取消县级公立医疗机构药品加成,实行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统筹推进管理体制、补偿机制、人事分配、价格机制、医保支付制度的综合改革。
积极做好资源整合工作。抓好新成立市中心医院各项工作的开展,健全工作机制,理顺发展思路,早日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形象双提升;进一步加快推进市全科医师临床培训基地、市妇儿医院、市精神病医院、市儿童医院等建设项目的进展,稳妥做好市传染病医院、解放军155医院以及河大一附院的迁建工作;深入开展调研工作,科学制定我市基层医疗卫生资源规划配置指导意见,本着优化、合理、高效的原则,推进县域医疗卫生资源的健康发展。
二、全力实施“质量提升年”活动
抓好两项任务。首先是抓好医疗护理核心制度的落实,做到精细化操作,通过不断规范、约束医疗行为,促进医疗工作作风的不断转变,医疗质量的持续提升。其次是加强医患沟通,各医疗单位都要成立医患关系办公室,积极介入矛盾焦点,尽快缩小或平息事态,为提升工作质量创作更加有利、和谐的环境。
开展量化考核。定期召开工作例会,组织人员对活动开展情况,特别是关键要素进行量化考核,依据量化考核结果实施奖惩,并实施严格责任追究制度。
继续统筹做好“三个一”内涵建设工程,“三好一满意”、“优质护理示范工程”等各项工作,切实提高医疗卫生单位工作人员综合服务素质。
三、切实做好卫生科技人才工作
进一步明确人才工作的“一把手”工程地位。强化单位“一把手” 对人才工程的引领作用,从政策、资金、待遇等方面予以倾斜,确保能够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发挥人才的积极作用。
“三大对接”工作向纵深推进。培养出一批以重点专科和特色专科为依托,以技术互补为前提,以提高医疗水平和科研能力为目标而共同组建的优势特色“学科群”,提高学科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充分发挥“院士专家工作站”作用,通过开坛授课、帮传带教、项目引进等多种形式,让对接的院士、学科主委起到积极的引领作用。
强化人才队伍的科学管理。做好 “五位一体”人才的换届工作,制订科学的考核细则,做足选才的必要准备,把好人才的入口关,让能者上,庸者下,不断增强卫生人才队伍的整体水平。
抓好基层医疗服务人才体系建设。持续实施农村卫生人才培养“51111”工程,确保完成县级妇幼保健机构骨干医师培养“512” 行动计划、乡镇卫生院实用人才培养“522” 行动计划、医院骨干医师培养“515行动计划”、 疾病预防控制人才培养“534” 行动计划、卫生监督人才培养“533” 行动计划,努力为我市培养一批有真才实学和较高素质的基层卫生实用人才。
积极“进出去”、“请进来”。 继续开展对各类专技人员、管理人员的培训,开办好论坛讲座,探索建立人才培训和论坛的常态化机制。
切实发挥医学博士联谊会积极作用。定期召开卫生系统医学博士联谊会,为我市卫生事业发展献计献策。
根据“2013年市直卫生事业单位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指导意见”,稳妥完成2013年市直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工作,做好人员待遇、编制相关工作。
四、惠民生保障群众健康安全
不断强化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继续推进疾控系统“强基工程”和岗位练兵,完善和规范重大疾病分类量化分级管理制度,规范完善我市疾控体系建设。规范免疫规划门诊“七统一”建设,把产科接种点纳入全省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化管理系统,提高预防接种信息采集率和覆盖率。继续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落实消除麻疹行动计划,巩固无脊灰成果,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保持在95%以上;进一步规范和完善艾滋病防治体系建设,强化综合干预、规范实施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做好重大传染病防控工作,结核病现代控制策略覆盖率100%,5岁以下儿童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在1%以下;切实做好手足口病、流感、季节性腹泻等疾病的防治,做好地方病、慢性病防控工作,巩固国家慢病综合示范区成果。切实加强爱国卫生工作,开展国家卫生城市创建工作,推进卫生县城、村镇和卫生先进单位创建,顺利完成重大公共卫生项目改厕任务。
强化卫生应急能力建设。加强卫生应急体系建设,强化培训和演练,提高卫生应急处置综合能力;加强急救网络建设,对155医院、河大一附院、河大淮河医院、陇海医院等医疗机构院前急救站进行验收,纳入市120急救网络;将急救站向基层延伸,在周边乡镇卫生院(仙人庄、杏花营、水稻、柳园口、土柏岗、汪屯、南郊乡等卫生院)设立C级急救站,逐步纳入120急救网络;建立110、119、120院前急救联动协调委员会,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与郑州院前急救培训基地签订协议,完成600人次的培训任务,切实提高急救人员整体素质。开展郑汴之间、县域之间应急拉动活动;建立急救远程会诊中心,与北京4家医疗单位签订远程会诊协议,为我市急救网点提供远程会诊平台。
提高妇女儿童健康水平。认真实施妇幼重大公共卫生项目。加大项目督导检查和资金管理力度,提高基层项目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加强妇幼体系建设,积极争取县级妇幼保健机构建设项目。根据卫生部《妇幼保健机构评审标准》,开展评审工作,提升我市妇幼保健机构技术服务和管理水平。规范母婴保健技术服务,完善儿童和孕产妇保健管理,健全新生儿疾病筛查网络,提高妇女儿童疾病和出生缺陷综合防治能力
切实做好卫生监督工作。继续开展“卫监”、“亮剑”行动,结合量化分级监管工作,进一步规范医疗机构依法执业,严厉打击非法行医行为。推进公共场所示范区、示范店建设,加强生活饮用水、公共场所、消毒产品和学校卫生、放射卫生、职业病防治的监督管理工作。
五、不断加强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
加强中医文化建设。积极筹建大宋中医药文化博物馆,并开馆迎宾;加强中医医院和综合医院中医科环境形象建设,营造中医文化氛围。
加强中医专科建设。强化中医特色优势,确保1个国家级中医重点专科、2个省级中医重点专科、3个省级中医特色专科建设项目完成年度任务。
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推进“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完成年度指标任务,满足基层群众中医药需求;推进中医医院等级评审工作,提高医院管理水平和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
加强中医队伍建设。通过竞赛比武等形式提高中医药人员业务水平,保证中医临床疗效。
六、持续提升行业形象
加强党的建设。深入贯彻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扎实推进卫生系统作风建设,强化基层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开展多种形式的党员综合组织培训工作:开展党的十八大知识培训三期;组织各单位基层支部书记培训两次,组织一次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加强卫生系统干部队伍建设,推进干部选拔任用、干部培训教育、后备干部及挂职锻炼等工作,规划后备干部论坛两次,完善挂职干部选拔任用,做好春秋季干部培训工作;加强卫生文化建设,组织好卫生系统第二届运动会;组织一次卫生系统青年才艺展示,不断强化机关建设,加强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
加强廉政建设。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明确责任,强化监督,坚持“一岗双责”; 加强廉政风险防控和教育工作:二级以上医疗机构推行“反统方”软件,上半年和下半年开展两次系统内党员干部集中警示教育活动;加强市直公立医疗机构廉洁风险防控工作,建立廉洁风险评估防范机制、公开透明的权力运行机制以及绩效考核责任追究机制;进一步加强行业作风建设,规范行业服务行为,对市内医疗机构开展不定期的明察暗访工作,规范窗口服务行为和服务收费行为;积极推进内控制度建设,开展财政资金和重大支出项目的内部审计工作。
加强法制建设和普法教育。转变卫生行政职能,健全完善依法、科学、民主决策机制,规范卫生行政执法行为,构建服务型卫生行政执法模式,提高卫生行政执法效能,树立良好形象;继续深入开展“六五”普法教育,转变培训模式,提高培训质量,落实培训内容,规范执业行为。
加速卫生信息化建设。完善数字化医院建设,市直二级医院和尉氏、杞县2家县级试点医院年内实现与市级信息平台数据中心的对接;完成开封县、开封新区以及禹王台区5家试点单位的业务系统部署应用;加快居民健康卡在开封县、开封新区的推广应用,方便人民群众就医;进一步提高局机关信息化程度,推广使用电子政务平台、行政电子审批系统和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加强门户网站建设,提高工作效率。
加强综合治理。着力做好安全生产、信访稳定、平安医院建设等工作,确保卫生系统和谐稳定。
加强新闻宣传等各项工作。做好新闻宣传和信息工作,强化正面引导,持续推出卫生系统先进典型,营造良好舆论环境;开展卫生政策研究,做好重大卫生政策出台和规范性文件的审核;做好党务政务公开,建设阳光政府;进一步加强干部保健工作,实施干部保健信息化管理,做好对保健对象的日常巡诊工作,切实做好离退休干部服务工作,统筹各项卫生事业健康协调发展。
七、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基层
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各项规定,深入调查研究,精简文件简报,减少会议活动,厉行勤俭节约。
增强责任意识。充分认识面临的历史机遇和重大使命,以卫生事业发展为己任,奋力拼搏,持续求进;行政人员要立足本职,踏实真干,助力单位事业发展;医务人员要始终秉承患者至上的理念,以仁爱之心面对患者,竭力解决患者疾苦。
坚持求真务实,开展调研活动。局领导班子成员要选定一项课题,深入基层开展调研工作,助推卫生事业发展:(1)憨振东:编制外在岗人员状况及职称结构调查;(2)张银亮:卫生系统领导班子建设和作风建设;(3)巴伟: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开展按病种付费;(4)呼新伟:村卫生室医疗总格改革现状;(5)郑廷杰:医疗机构履行疾控工作职责现状;(6)穆宏地解决医患关系的途径和方法;(7)刘孝锋:药品和医用耗材二次议价规范管理探讨;(8)刘静宇:提升医疗服务质量的探究;(9)李书亮: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使用情况
县区卫生局长要算好三笔账,理清工作思路:(1)新农合费用使用效率与风险率;(2)乡村医生报酬问题;(3)县域医疗资源的规划设置。
改进工作方法,厉行勤俭节约。要讲究科学的方法,创新工作思路,善于把工作当做“项目”来管理,树立明确工作目标,完善实施步骤,建立工作例会制度,定期开展督导考评工作,有效推动各个“项目”的顺利实施。
要带头厉行节约,狠抓“三公消费”,减少行政支出,树立清廉朴素务实的良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