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索 引 号: 文  号: 发布机构:
        发布日期: 2015-01-26 00:00:00 主题分类: 体裁分类:
        公开形式: 网站,文件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有 效 期: 长 期 主 题 词:
        2014年开封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工作总结
         

        突出重点,狠抓落实

        推动全市卫生计生工作稳步发展

        ——2014年开封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工作总结

         

        2014年,开封市卫生计生委按照市委、市政府整体工作部署和全省卫生计生工作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不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切实加强人口计生综合治理工作,有力推动全市卫生和计生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一、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不断完善新型农村医疗合作制度。2014年,我市新农合人均筹资水平提高到380元,住院补偿封顶线提高到20万元。全市参合率达99.83%,累计补偿参合患者2000.2439万人次,补偿金额129056.47万元。积极开展35种重大疾病保障工作,推进按病种付费,全面开展村级门诊统筹工作,科学组织实施新农合大病保险工作。不断加强基本药物使用监管。进一步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运行新机制,提高基本药物的配送效率。我市87个社区、卫生院配备国家基本药物品种数量为102(最低)~327个(最高),国家基本药物销售比例平均为85.26%,配送到位率88%;市直二级医院基本药物使用量和销售比例为40.05%,三级医院达到28%。不断健全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开封县第一人民医院投入使用,尉氏县、杞县、通许县以及祥符区的120急救指挥中心和卫生监督所项目已经投入使用;中央投资的20个卫生院、55个村卫生室和3个卫生院周转宿舍项目均在顺利实施中。不断提高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提高到35元。全市城乡居民392.42万人建立了健康档案,建档率达95.89%,其中电子化建档率为94.36%。农村孕产妇分娩补助、补服叶酸、“两癌”筛查项目等重大公卫项目进展顺利。统筹实施县级公立医院改革。新增4个县(区)共7家县级公立医院实施改革任务,从2014年11月1日起,将需要上调的医疗服务价格和取消药品加价后的药品价格在医院系统全部调整实施。进一步做好各项重大卫生建设项目工作。开封市全科医师培训基地建筑框架主体结构已完成;市精神病医院新院区建筑正在进行内部装修和配套设施建设;引入社会资本建设的开封市妇女儿童医院病房楼主体以及门诊医技楼进入施工状态,预计2015年内实现竣工;市儿童医院门诊楼拆迁征收工作顺利结束;市妇产医院迎宾路院区经过积极建设,现已经进入试营业。

        二、狠抓重点工作促发展

        扎实推进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加强重点专科建设,与协和医院联办“重点专科建设”培训班,邀请省内外知名专家教授来汴讲座,推动我市重点医学专科建设。开展形式多样的培训。组织开展“开封卫生大讲堂”,实施好省卫生厅人才行动计划,积极开展针对乡镇卫生院骨干医师、药剂人员以及乡村医生的培训工作,不断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启动了全新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5+3模式)工作,开封市中心医院、河南大学淮河医院被确定为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广泛开展“医疗质量管理促进月”活动。以“医疗文书书写规范”为主题,在全市卫生系统掀起了狠抓医疗质量管理的活动热潮。此项活动将作为我市提高医疗质量的抓手之一,坚持长期开展下去。启动“绩效管理规范化建设年”。严格落实国家卫生计生委《加强医疗卫生行风建设“九不准”》,在全市卫生系统开展了“绩效管理规范化建设年”活动。通过开展对绩效管理知识的学习,促进卫生系统各单位逐步建立起科学合理的绩效管理体系,着力调动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促进卫生系统的健康发展。

        三、进一步提高民生保障能力

        不断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持续推进疾控系统“强基工程”,尉氏县、通许县、龙亭区、顺河区、开封新区、祥符区等6个县区的疾控中心实验室设备达到A级标准。不断完善医院发热门诊和感染性疾病科建设,促进手足口病等重大传染病疫情逐渐下降,重症病例大幅减少。落实消除麻疹行动计划,巩固无脊髓灰质炎成果。加强新生儿乙肝疫苗常规接种工作,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为98.31%。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发现率75.6%,全治愈率平均92.4%。加强对艾滋病人群的干预工作,对孕产妇开展艾滋病、梅毒和乙肝的免费咨询及检测服务,检测率达99%以上,符合抗病毒治疗条件的艾滋病人全部纳入免费抗病毒治疗。不断完善卫生应急体系建设。我市新成立市中医院、市二中医院、河大一附院、妇产医院、儿童医院、河南大学淮河医院以及解放军155医院等7家急救站点并纳入市120急救网络。组建成立“院前急救特勤应急队”,以满足急救病人转运需要。建立110、119、120、122联动机制,做到资源共享,迅速高效抢救病人。不断加大卫生监督执法力度。建立了由市卫生计生委、公安局、药监局、中级法院、检察院联合参加的“打击非法行医和非法采供血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先后组织开展多次专项行动,立案查处各种医疗卫生案件306起,查处无证行医案件127起,向公安机关移送涉嫌犯罪医疗案件5起。推进城乡医院对口支援建设。我市市区16所医院与其帮扶的基层医院签订了支援协议;组织市、县中医院城乡对口支援工作,通过定期派驻专家进行坐诊、开展健康讲座,促进二、三级医院和基层医疗资源的合理利用,带动基层医疗机构整体技术水平提升。中医药事业不断健康发展。尉氏县中医院被列为2014年县级医院建设规划,市中医院获得“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资金300万元。加强中医人才队伍建设,市第二人民医院崔玉衡被列为2014年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专家;3名青年中医专家入选河南省第三批中医重点学科(专科)学术带头人培养对象。大宋中医药文化博物馆通过了省中医药文化宣传建设基地中期评估,成为展现我市中医药文化的一张名片。深入开展“平安医院”建设工作。市区26所重点医院建立了警务室,为医院平安运行,人民群众安心就医提供有力保障。

        四、扎实做好计划生育各项工作

        低生育水平持续稳定。开展春秋两季“生殖健康进家庭”优质服务活动,在做好“单独二孩”政策落实的同时,加大对重点单位及重点人群的监控管理,坚决遏制违法生育回潮,总体上对我市人口形势持续稳定。计生工作质量稳中有升。大力宣传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及时传递人口计生政策法规。积极推行避孕节育措施知情选择,开展全程免费服务,目前政策生育率95.37%,避孕措施落实率98.2%,出生统计率为95.24%,均高于全年工作目标。计生重点任务统筹推进。全面实施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全市共有36450人免费进行了健康检查。关爱流动人口,积极构建“一盘棋” 服务格局。累计办理流动人口证件25400份,免费提供计划生育服务3.8万人次,网络化协作信息通报率、接收率、及时率均达到100%。流动人口均等化覆盖率达到85%。严厉打击“两非”行为,有效遏制了性别比升高势头。完善各项计生优惠政策。落实资金1194.74万元奖励扶助对象8628人、特别扶助对象962人;为手术并发症扶助对象70人,发放资金17.28万元;为18.5 万名18岁以下发放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4453万元。协助市政府出台《开封市独生子女死亡家庭救助办法》,在独生子女家庭失去子女时给予一次性经济救助一万元。计生基础建设提质提速。更新改造便民服务大厅25个、乡级信息工作站22个,创建三星级以上人口文化大院14个;完善信息系统,对新增或迁移的流动人口及时建档、删档,对数据库进行信息核查,与兄弟地市建立共管,确保数据准确,为计划生育人口管理提供信息保障。

        五、全面加强党风廉政和行业作风建设

        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着力解决卫生计生领域“四风”问题,以开展“三送、四评、五优化”及廉政廉医活动为具体抓手,进一步提升群众对我市卫生计生工作满意度。各医疗卫生单位进一步完善窗口服务措施和就医流程,在文明服务和解决“三长一短”等方面下功夫。开展“联村进户”工作,开展对口村小学、卫生室及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等方面的帮扶工作。持续加强系统作风建设。认真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省委省政府若干意见,开展清理纠正党员干部私自从事营利性活动、严厉查处领导干部违规干预和插手市场经济活动谋取利益和“会所中的歪风”专项治理等三项工作。深入开展廉政廉医教育活动。落实党政“一把手”上廉政党课制度,开展单位主要领导与重点岗位人员廉政约谈工作,组织干部职工观看警示教育片,收到良好教育效果。加强监督制度的建设和落实。规范并严格执行“三重一大”集体决策程序,加强对项目和资金的监管,形成监督制度落实的常态化机制,积极探索卫生系统“重点岗位人员轮岗制度”、“廉政约谈、函询制度”等创新实践。

        2015年,我们将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省卫生计生委的科学指导下,加大改革步伐,加快卫生计生事业发展,努力开创我市卫生计生工作的新局面,为推动我市经济社会好中求快发展和副中心城市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