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索 引 号: 文  号: 发布机构:
        发布日期: 2012-01-04 00:00:00 主题分类: 体裁分类:
        公开形式: 网站,文件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有 效 期: 长 期 主 题 词:
        2011年开封市卫生监督工作亮点纷呈
         

        2011年开封市卫生监督工作亮点纷呈


           2011年开封市卫生监督工作紧紧围绕强化三项基础建设(体系建设、能力建设、文化建设),突出四项重点工作(餐饮食品安全、医疗市场监管、公共卫生监督、落实职业病防治规划)、打造两项亮点工程(中小医疗机构依法执业信息公示和量化分级监管)”的总体目标,依法履行职责,强化对餐饮食品安全、公共场所、学校卫生、职业卫生的监督,采取高压态势打击无证行医,以量化分级监管促进医疗机构依法执业,有效保障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亮点一:建立了98个卫生监督工作站和2436个卫生监督信息点,组织开展卫生监督协管工作并统一考核,基本建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覆盖城乡的卫生监督网络体系。

        按照省卫生厅统一部署,今年上半年,我们依托乡镇卫生院和城市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93个乡镇和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立了98个“卫生监督工作站”,聘任助理卫生监督员369人;在村卫生所和城市的社区卫生服务站设立了2436个卫生监督信息点,以乡村医生为主体聘任卫生监督信息员2440人。

        按照省厅要求完善了工作机制,印发了《开封市卫生局关于在乡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规范设立卫生监督工作站的通知》(汴卫〔2011〕43号),对卫生监督工作站的设立形式、职能定位、助理卫生监督员、卫生监督信息员应具备的条件应具备的条件及工作职责、工作程序和办公场所都提出了明确要求,制定了“卫生监督工作站工作目标”、“卫生监督工作站工作制度”、“助理卫生监督员行为规范”、“助理卫生监督员八条禁令”、“卫生监督工作站工作目标奖惩制”等规章制度,4月份举办了全市助理卫生监督员培训班并进行了考试,对成绩合格者发放助理卫生监督员证,在市、县区两级卫生监督机构建立助理卫生监督员档案。我们还编印了《开封市卫生监督体系基层网络建设工作手册》。并邀请78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新闻媒体和服务对象为义务卫生监督员,对全市卫生监督工作予以监督指导。初步达到了市、县、乡、村四级卫生监督体系基层网络建设目标,工作运行实现了四级联动,建立了工作例会、信息报告、培训及有奖举报等各项工作制度。

        今年,卫生部制定并出台了《卫生监督协管服务规范》,并将卫生监督协管工作列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一项重要内容,我们及时对全市乡镇助理卫生监督员进行了培训,结合开封实际制定了卫生监督协管工作用表和工作要求,印发了《开封市国家基本公共卫生项目——卫生监督协管部分考核标准》,并派人参加了全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统一考核,使乡镇卫生监督工作站的工作走向了正规化,规范化的道路,基本建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覆盖城乡的卫生监督网络体系。

        亮点二:卫生监督执法能力进一步增强

        一是全年进行卫生监督员培训13次,930人次参加培训。二是深入开展创先争优、“四好一满意”活动,营造“执法为民护健康,热情服务促和谐”氛围。三是加强卫生监督信息化建设,定期开展卫生监督信息报告系统操作培训,卫生监督信息报告超额完成省定指标。四是加强卫生监督应急队伍建设,二月份对全市卫生监督机构50名应急处置队队员进行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培训并完成应急演练。五是加大卫生监督工作宣传力度,充分利用版面、宣传车、咨询点等宣传形式开展宣传活动,编印卫生监督工作动态23期。六是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全市卫生监督机构查处医疗、餐饮食品违法案件702起,行政处罚118.92万元。市卫生监督所受理投诉举报216起,查处回复198起,回复率92%。市所直接立案查处违法案件50余起,行政处罚26.4万元。

        今年还争取到县级卫生监督机构建设项目资金3000余万元,能力建设项目资金700余万元,监督执法车辆8辆。全市卫生监督执法能力大大提高。

        亮点三:卫生监督执法文化建设全面展开

        今年以来,我市把卫生监督文化建设作为推动卫生监督体系建设的一项基础工作,摆到更加重要的位置,以培育和弘扬卫生监督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以建设高素质的卫生监督队伍为目标,以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为载体,全面加强卫生监督文化建设,推进卫生监督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先后开展全市卫生监督员重温“卫生监督员誓词“,建设 “文化长廊”完善“墙体文化”,编写所歌、所训进行推广。赴焦裕禄烈士陵园参观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提升监督员素养。全市45名卫生监督员参加了省卫生厅组织的为期10天的军训活动,磨练了意志,增强了团队凝聚力,丰富了卫生监督文化生活。

        亮点四:市管餐饮单位食品安全事故0发生

        根据市政府食品安全监管职责分工规定,卫生部门仍旧负责餐饮服务环节的食品安全监管。我市现有餐饮服务单位2659家,其中学校食堂404家。市所直管餐饮单位108家,其中学校食堂45家。市所仅有三名在职人员兼职负责食品安全工作,面对人员少、任务重,社会高度关注的情况下,我们采取“三个强化”(强化培训、强化监督、强化保障)工作机制,确保我市餐饮环节食品安全.实现了市管餐饮单位食品安全事故0发生。

            亮点五: 以打击非法行医为重点,加强医疗服务市场监管

        继续实行区域巡查责任制度、市县(区)联动制度、集中打击制度、部门协同制度,并实行取缔黑诊所网络公示制度。全市医疗机构3611家,监督检查5322户次,行政处罚681户次,罚款113.24万元,取缔黑诊所133户次,向公安机关移交涉嫌非法行医罪案件3起,移送司法机关强制执行案件10起;并组织了开展了血液透析中心(室)消毒管理和院感控制工作专项检查、传染病防治专项检查、医疗废物专项检查、医疗广告专项检查、采供血机构专项检查等,有效地规范了医疗市场。

        亮点六:量化分级监管模式推动医疗机构依法执业水平逐步提高

        为进一步规范我市医疗服务市场秩序,使各级医疗机构能自觉依法执业,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自管水平,切实保障医疗安全,建立长效监管机制。近两年我局对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实施依法执业量化分级监管机制,去年对14家市直医疗机构进行依法执业量化评审发现违法及违规问题共计250条(次),今年评审16家单位,发现违法违规问题条数为191条(次),虽然单位数增加了2家,但发现问题比去年同期减少了59条(次),违法违规问题比去年减少24%。去年对18家民营医院依法执业量化评审,发现违法违规问题257条(次),今年评审发现违法违规问题178条(次),比去年减少了79条。占31%。其中挂牌不规范数去年8家,今年2家;超范围行医数去年5家,今年2家;聘用非技术人员数去年涉及14家35人,今年则为6家9人;控感及医疗废物处置方面问题去年18家120条,今年17家95条。以上几组数据可以看出,我市医疗机构依法执业水平逐步提高。今年我们还对中小医疗机构进行了量化分级监管,为使分级监管顺利开展和进行,市县区卫生监督所组织中小医疗机构法人或负责人进行了法规知识培训,讲明了分级监管标准、目的、意义和要求。并结合日常监督检查情况,按照“开封市中小医疗机构依法执业分级监管评分标准”,从许可证件、房屋和科目设置、人员聘用及执业资格、医疗质量、传染病管理、消毒管理、医疗废物管理等方面进行检查评分,根据得分高低分别评定为三个级别。得分≥90分为规范级,得分70~89分为合格级,得分﹤70分为不合格级。根据评定的等级对医疗机构依法执业进行分级监管,对“规范级”每年监督检查不少于1次;对“合格级”每年监督检查不少于2次;对“不合格级”责令限期整改,跟踪监督,整改仍不合格的,报同级卫生行政部门暂缓其《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校验,对发现违法行为的,将依法查处。据统计,全市2611家中小医疗机构,约有1738家(67%)进行了量化分级评审,

        亮点七:中小医疗机构依法执业信息公示引进社会监督,促进行业自律。

        中小医疗机构数量多,分布广,与老百姓关系密切。为规范中小医疗机构依法执业行为,强化社会监督,保障患者的知情权,正确引导就医,我所自今年年初即对全市中小医疗机构推行依法执业信息公示制度。

        该公示制度主要在一级以下医疗机构实行,公示的主要内容有:依法执业承若书。机构资质、人员资质、核准的诊疗科目、投诉举报电话和当年依法执业信誉度等级等。  

        公示医疗机构的执业信息,有利于群众正确选择医院和医生,识别假医生、假专家、假护士。此项举措实施后,医疗机构执业信息走入“阳光地带”, 医疗工作的透明度将大大提高,对促进医疗机构科学管理、依法执业、诚信服务水平的提高起到了积极作用,也有利于形成部门监管、执业者自律、社会全方位监督“三位一体”的有效监管体制,推动了全市医疗机构的健康发展。截至目前全市约有2098户中小医疗机构实施了依法执业信息公示,占全市医疗机构的81%。

        亮点八:以提高防治能力为重点,落实职业病防治规划

        广泛开展《职业病防治法》宣传活动,举办职业病防治培训班5期,培训1000余人。市属五县均建立了职业病健康监护体检机构,市区成立了两家职业病检查诊断机构,年内监督检查覆盖率100%。检查36家涉及粉尘与高毒物品危害企业,查处各类安全隐患78处,现场责令整改31处,下达《卫生监督意见书》36份。对放射诊疗单位监督检查300余户次,发现违法行为19户(次),警告并责令改正19户(次),行政处罚12家,罚款2万余元。

        亮点九:加强公共场所、生活饮用水监督,提高执法效能

        积极做好新《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的宣传贯彻工作,举办卫生监督执法人员和公共场所卫生管理人员培训班5期,参加培训人员1000余人。对市管住宿场所、洗浴场所、游泳场所、美容美发场所全部进行量化分级监督管理工作;对3家市政供水企业的水源和2家二次供水单位开展城市生活饮用水进行卫生监督检查,进行水质监测199份,总合格率96%。

        亮点十:学校传染病防治工作取得新进展。

        据统计,全市今年检查各级各类学校924所,制定学校传染病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学校数919所,将健康教育纳入年度教学计划学校数666所,按要求配备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或专兼职保健教师学校数255所,疫情报告专人配备和制度建立学校数322所,有晨检记录的学校数369所,有因病缺勤病因追查与登记记录的学校数500所,有新生入学接种证查验登记记录的学校数361所,有学生健康档案的学校数440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