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索 引 号: 文  号: 发布机构:
        发布日期: 2009-01-15 00:00:00 主题分类: 体裁分类:
        公开形式: 网站,文件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有 效 期: 长 期 主 题 词:
        2008年市卫生局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2008年市卫生局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一、新农村建设
            1、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2008年1月1日起,全市392万农村人口中,有336.57万人参加了新农合,新农合覆盖率达到了85.47%,参合基金共90元,其中个人出资10元,国家补贴80元。2008年共补偿农民2014326人(次),补偿金额达到25496.97万元。其中住院补偿250438人次,补偿金额21988.18万元,门诊补偿1737441人次,补偿金额2759.5万元。达到3万元封顶线的有60人。
            新农合制度的实施,有效的缓解了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市、县、乡住院报销起点分别为:800元、200元、50元,最高的封顶线为3万元。参合农民在县、乡一级定点医疗机构就诊采取直补模式,免除费用直接从医疗费中扣除,在城市定点医疗机构就诊后凭发票、住院凭证到所在县区新农合办公室报销。
            在新农合工作中,市新农合办公室加强了对新农合试点县的指导,逐步完善试点实施方案,建立完善了定点医疗机构的服务行为、服务价格和费用报销的长效监管机制,建立了定点医疗机构定期评议制度,对定点医疗机构药品名录和诊疗目录执行情况、参合农民自负医药费用占总医药费用的比例等重要指标进行定期分析、评价和通报。积极引导各定点医疗机构不断规范医疗行为,改善服务态度,提高业务水平和服务质量,确保农民得到方便、质优、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确保新农合制度在我市的平稳运行。
            2、基层医疗设施建设
            县级医院:2008年,我市兰考县中医院、兰考县中心医院获得国债资金扶持,扶持资金额分别为170万元和180万元,目前兰考县中心医院建设项目已经竣工完成,兰考县中医院项目已开工建设。
            乡镇卫生院:2008年我市鼓楼区仙人庄卫生院纳入国债建设项目,目前已经开工建设。
            村卫生室:(1)2008年我市纳入国债建设项目的村卫生室有14家,其中杞县6家、兰考县4家、通许县4家,每个村卫生室将获得国家3万元的扶持资金。通过多方努力,国债资金全部到位,目前建设项目已经全部竣工完成。(2)2008年我市共有300家村卫生室被列入省标准化卫生室建设项目,省财政厅、卫生厅为每家补助资金1万元。根据我市实际,此次安排的标准化村卫生室建设均是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改、扩建。市卫生局于11月15-18日组织人员对建设情况进行复核验收,目前300家村卫生室已经全部按照上级要求按期完成建设任务。
            3、农村改厕工作
            2008年,我市农村改厕项目共有2600户,其中通许县745户,兰考县740户,开封县745户,杞县370户。其中2500户从农村沼气国债建设项目户中选择,剩余100户为兰考县建造双瓮漏斗式卫生户厕。目前改厕项目已全部完工,总投资411万元,其中:群众投入150万元,沼气项目投入170万元,改厕项目补助91万元。


            二、艾滋病防治工作
           (一)进一步巩固艾滋病各项防控措施
            一、提高检测能力,完善疫情监测。建立了分布各县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县级以上医疗机构的34个艾滋病初筛实验室、2个艾滋病确认实验室、4个流式细胞检测实验室、31个自愿咨询检测室。90%的乡镇卫生院和60%的村卫生室能提供咨询和预防保健服务,其中疫情高发村卫生室达到100%。进一步完善了全市疫情报告网络和监测系统,网络直报率达到100%,为准确掌握我市疫情提供了保障。
            二、定期分析疫情,完善防治措施。建立完善了艾滋病疫情分析报告制度,每季度召开艾滋病疫情分析会议,及时掌握疫情态势,确定重点工作、重点环节与重点人群,调整完善相关措施。切实加强医院感染控制,防止医源性传播。10年来,全市未发现经血液和医源性感染艾滋病的病例。
            三、强化干预措施,有效阻断传播。一是进一步加强血液质量监测,确保临床用血安全。二是加强娱乐场所重点人群行为干预,对男男同性恋人群进行宣传干预。每季度对新增羁押人员进行HIV抗体检测,定期对娱乐场所从业人员开展检测。三是加强对单阳家庭管理和阳性育龄妇女管理工作,实行 “人盯人”的管理方法,县、乡、村逐级和责任人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 HIV阳性育龄妇女随访月报及时率和准确率100%,阳性孕妇母婴阻断实施率达100%,阳性产妇所生婴儿人工喂养率达到100%。单阳家庭全部纳入数据库信息管理,每半年对单方HIV感染者配偶进行一次HIV抗体检测。
            四、坚持预防为主,开展宣传教育。按照“预防为主、教育为本、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大力开展健康教育,全民普及艾滋病防治知识。市级电视台、广播电台每月至少播放2次防治艾滋病、宣传无偿献血和《艾滋病防治条例》的公益广告。市级主要报纸定期开展《艾滋病防治条例》宣传,每月至少刊登2次防治艾滋病、宣传无偿献血的文章和公益广告。我市围绕第21个“世界艾滋病日”宣传主题“遏制艾滋,履行承诺”,开展了一系列宣传活动,市艾防办今年统一组织五区及市艾滋病防治工作委员会各成员单位、市直医疗卫生单位和驻汴医疗卫生单位在鼓楼广场开展宣传活动。同时,市艾防办成立了6个宣传活动督导小组,对我市五县及城区开展“世界艾滋病日”宣传活动情况进行了督导。当天,在鼓楼广场参加宣传活动的单位29个,共出动车辆28辆,展出版面75块,发放宣传册、宣传单、宣传折页等37000份(张),参加宣传、义诊活动人员155人,咨询群众5590人。市电视台“开封新闻”栏目组、市广播电台、《汴梁晚报》等媒体记者对活动情况进行了报道。全市五县共制作宣传版面100块,发放宣传画46000余份,发放安全套13000余只,宣传购物袋4000余个,受教育群众共达27300余人。在河南大学和开封大学也分别举行了一系列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活动,两个大学共发放艾滋病防治读本300多本,宣传彩页600多张,宣传画400多张。通过一系列的宣传活动,促进了艾滋病防治知识的普及,提高了全社会对防治工作的认识,充分发挥了各级政府、各部门和社会各界在艾滋病防治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二)进一步加强了医疗救治体系建设
            进一步完善了“以乡村定点机构为依托,以市技术力量为支撑”的医疗救治模式。一是健全救治网络,做到全面覆盖。HIV感染者超过20人的40个重点村卫生室的建立,使农村患者不出村、不出乡就能得到较为规范的免费抗病毒治疗和抗机会性感染治疗。二是加强队伍培训,提高救治水平。各级定点救治机构从事艾滋病救治工作的医务人员100%接受过艾滋病专业知识培训。三是完善工作制度,规范医疗救治。完善了艾滋病感染者/患者的确诊、就诊和转诊流程,明确了病人与定点救治机构一一对应关系, HIV感染者/AIDS患者建档率100%。四是认真做好艾滋病抗病毒药品和抗机会性感染药品管理工作。库存药品定期清点,帐物相符,确保药品使用的连续性和安全性。
            (三)全面开展免费抗病毒治疗和抗机会感染治疗
            我市建立了“以乡村两级定点医疗机构为依托,以市县技术力量为支撑”的艾滋病医疗救治模式。建立了救治网络,市级定点医院1家,由开封市传染病院承担;县级定点医院5家,分别为开封县人民医院、兰考县中心医院、通许县人民医院、杞县人民医院、尉氏县人民医院;定点乡镇卫生院28所,其中尉氏县11所,开封县8所,兰考县3所,杞县6所;HIV感染者超过20人的行政村定点救治卫生室43个,其中开封县4个,尉氏县39个。符合治疗标准的艾滋病病人100%纳入抗病毒治疗或中医治疗范围和抗机会性感染治疗服务范围。
            (四)加强艾滋病救治队伍的建设,提高艾滋病救治水平
        市卫生局每半年、各县卫生局每月对所有定点机构进行一次督导考评,并成立了“开封市、县艾滋病医疗救治委员会”和“开封市、县艾滋病医疗救治专家组”,定期巡回诊治,接受基层技术咨询,随访了解艾滋病人情况,帮助解决艾滋病防治疑难问题,有计划、有重点的对定点机构医务人员进行培训,提高艾滋病救治水平。指定开封市传染病医院对口支援我市疫情较重的尉氏县,选派了专家长期从事技术支援和管理支援,开展临床巡诊、会诊、临床带教、督导检查、理论培训等工作。


            三、国家扩大免疫规划工作
            1、积极实施国家扩大免疫规划工作
        根据《河南省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实施方案》中“疫苗到位一种实施一种,加快国家扩大免疫规划在我省全面实施”的要求,开封市在方案的贯彻执行、人员培训、冷链设备等作了全面准备,目前扩大免疫规划已到位并开始实施的疫苗有:乙脑、无细胞百白破、A型流脑、A+C流脑疫苗、麻风疫苗、麻腮风疫苗。截止10月底,全市共接种1475301人次,其中卡介苗599770人次,脊灰糖丸248879人次,百白破252815人次,麻疹154601人次,乙肝191124人次,白破二联28112人次。目前我市除没有到位的甲肝疫苗外,扩大免疫规划中的乙脑疫苗、无细胞百白破、A型流脑、A+C流脑疫苗、麻腮风疫苗、麻风疫苗均已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实施。
            2、完善计划免疫冷链系统建设
            进一步加强了疫苗储存、运输等流通环节的规范化管理,各级疾控机构逐步更新、完善了冷链设施、设备,建立了管理档案,对冷链设施设备及时维修,专物专用,保证冷链系统的正常运转。我市冷链设备为国家拨款,省统一采购,目前全市拥有:冷藏车1辆、疫苗运输车7辆、低温冷库和普通冷库各1座、低温冰箱66台、普通冰箱126台、冷藏箱51件、冷藏包544件、冰排3207块,基本保证了当前的免疫规划工作。11月,市疾控中心又收到省拨20立方普温冷库1座、15立方低温冷库1座,并已安装使用,于28日通过了省考核验收。


            四、社区医疗卫生服务工作
            截至2008年底,我市共建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家,社区卫生服务站62家,覆盖城区非农业人口52.08万人,覆盖率80%,一定程度上保障了我市居民在社区能够获得最基本的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
            市卫生局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准入及执业监管,对已经设置审批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严格按照设置规划,按照规范化、标准化的设置要求进行了对照检查,整顿调整。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实行了“八统一”管理。即:“统一机构标识、标牌,统一规章制度,统一病历、处方,统一工作牌,统一网络办公,统一工作服装,统一居民健康卡,统一药品目录”,对背离社区卫生服务宗旨,服务态度差、服务质量低、社区居民服务调查满意度低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坚决予以取缔。数字化社区卫生服务信息管理系统已经初步启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 已经运行网络办公,实行了电子病历管理,建立了居民“健康卡”。通过不懈的努力,城镇居民 “小病进社区,大病转医院,康复返社区”的就医格局正在不断形成。


            五、涉及的其他重点工作
            (一)组织开展对5.12汶川特大地震医疗救援工作。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市卫生局积极行动,迅速组成了医疗救护组和疾病预防控制组及卫生监督组,做好了随时出发,奔赴灾区的准备工作。5月17日,我市首批医疗救护车队13名同志踏上了抗震救灾第一线;5月19日,我市14名防疫队员开赴灾区。在灾区的近30天的工作中,他们冒着余震、滑坡、泥石流的危险,抢救伤员、消毒杀虫。在我市医疗救护和防疫队完成救援工作后,8月份我市又根据省卫生厅统一安排,从卫生系统抽调5名临床经验丰富的医疗专家,奔赴我省对口支援的江油市,协助开展灾后重建工作。经过三个月(9-11月份)的辛勤奋战,支援医疗队已经载誉归来。
            (二)积极发挥红十字会作用,开展抗震救灾募捐工作。5.12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开封市红十字会迅速通过新闻媒体向全市发出呼吁,号召社会各界向灾区人民募捐,市红十字会共募集捐款3550181元,接受物资价值176960元,款物合计达3727141元。已经全部用于了抗震救灾工作。
            (三)积极做好对食用含三聚氰胺奶粉婴幼儿的免费筛查和救治工作。自食用含三聚氰胺奶粉可导致肾结石的消息披露后,市卫生局按照省卫生厅要求,迅速组织人力和器械等资源,开展对食用含三聚氰胺奶粉婴幼儿的免费检查和治疗工作。市卫生局指定市儿童医院、市妇幼保健院为定点筛查、救治医疗机构,市级综合性医院、五县指定的县医院都为免费筛查医疗机构。全市广大医务人员放弃节假日,日夜奋站了筛查、治疗第一线,不少同志都是带病工作。统计资料显示,截至12月5日,我市共筛查婴幼儿129297例,累计筛查患病总例数1647例,门诊观察治疗508例,出院病人361例,无重症病人和死亡病例。